延迟退休的话题从去年提出以来,越来越热,但是大家看懂了多少呢,很多人可能简单的就是算账,得多干多少年,多交多少钱,但实际上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更加严峻,我们从几个层面为大家分析。
一、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有哪些?
在我国,养老的保险体系或者说养老的机制分为三个层次。
第1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,在中国基本已经健全了,就是职工养老保险,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个平台,目前已经覆盖将近10亿人,我们中国14亿人,占比约71.43%。
第2层次是雇主补充养老保险,包括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计划和政府设立的职业年金计划,已初步建立并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,目前已经覆盖5800多万人,占比约为4.14%。这在我们国家就叫企业团体年金,这种企业的养老制度,通过交费、积蓄,达到一定阶段之后,形成退休后的资金。这在有些发达国家还是比较成熟的,在我们国家是初步建立。
第3层次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。11月4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《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》,对个人养老金的业务管理、参加流程和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做出具体规定。《办法》明确规定,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、个人自愿参加、市场化运营、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。属于第三支柱保险中有国家制度安排的部分。个人养老金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、个人自愿参加、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,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。
结合上面三个层次,在自己退休的时候就有三笔钱,社保一笔钱,自己企业给自己一笔钱,加上自己存的个人养老金保险金,加在一起就相对会活得比较好。
二、延迟退休对养老的影响是什么?
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: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、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、受教育年限增加、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,按照小步调整、弹性实施、分类推进、统筹兼顾等原则,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。这也透露出延迟退休已正式进入到了“计划实施”的阶段。
我们很多人听到延迟退休,可能第一时间想的就是,能不能早点退休啊,这样可以早点拿到退休金,可以多玩几年啊……
我们现在提示大家,在将来你可能会觉得延迟退休特别好,现在真正的风险不是人家逼着你干活,而是可能有一天你手里的钱还不够养老,还想多挣点钱,人家说你必须退休,你赶紧回家,给年轻人腾地方,这才是可怕的。
因为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低,造成靠社保养老,钱可能不够花。
上面这张图是从1997年一直到2014年,所谓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变化数值,什么叫养老保险的替代率,说俗一点,就是我退休之前,一个月拿多少钱,退休之后能拿到养老金相当于我退休之前拿的那个钱的百分之多少,这就叫替代率。
比如我退休前一个月拿2万,我退休后还是一个月拿2万,和退休前一样多,这个替代率就100%,退不退休变化是不大的。
三、为什么要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呢?
1、 人口老龄化
2、 出生率低/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
以我国目前14亿的人口计算,出生率跌破了1%,也就是说100个人几乎没生一个孩子,这意味着什么?独居人数的激增,因为父母离世,自己又没孩子,未来那一定是独居。独居会产生什么问题呢?首先是失能和严重认知障碍,比如说帕金森,阿尔兹海默氏病(老年痴呆),这两种疾病除了遗传基因,还跟生活状态、心理因素有关。独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因素,严重地刺激甚至推动了很多人进入到老年痴呆和智商弱化。
相对来说,有很强的社交活动,与别人交流,与别人可以一起快乐地玩儿,甚至是经常吵架都行,这样的人不那么容易老年痴呆。
当然这毕竟是一种病,但是如果你让一个老年人单独生活,也没人跟他聊天儿,也没有任何外界刺激,那么他老年痴呆的速度会非常快。
避免独居,可以选择去专业的养老院生活,当然这是需要财务支持的。那里不仅有专门的营养菜谱,还有好的生活环境,丰富的娱乐活动,科学的健康监测手段等。
四、持续终生的财务规划和调整应该怎么做?
我们的人生是由很多个目标组成的,终极目标就是品质养老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需要我们有规划的意识,在规划的过程中势必会用到诸多的投资工具。
很多人只讨论哪个投资工具好,而不是讨论这个投资工具怎么适合他以及怎么用?其实,没有好工具,只有好方法。
房子从某种意义上讲,对于养老那个阶段(80岁,90岁,100岁),有可能比股票更适合,是因为你要靠租金生活,房租是典型的现金流。现在北京、上海很多城市的房租收益率可能就在2~3%之间,扣除物业费、装修费等相当于1~1.5%, 这个收益率是比较低的,作为一个80岁90岁的人,如果有人帮他去收房租,或者定期给他转现金过来,这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,这叫现金流。
当然房租远远没有股票或者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高,作为投资工具来讲,过去10年股票基金的平均年收益在12~%15之间,比房租的1~1.5%高太多了,但不代表你每年能拿出10%的现金,个别年还是亏的呢,涨的那年你还不能特别着急取,得充分的把升值空间用完了,他才能涨那么多,你不能刚涨点我就拿出来。
所以我们无论炒股票还是弄房子或者是存钱,必须跟养老阶段的财务特征需求相匹配,因为人老了以后,某种意义上讲,资产管理、财务管理的能力是必然下降,他能干的就一个事儿,就是取钱花钱。从这个角度上讲,他要的就是现金流,他要的不是升值率。
这么看房子养老特别好,我们是不是从现在开始就想尽办法攒钱弄房子?还真不一定,投资性房地产实际上是个短期投资工具,长期来看,也许还没有你做股票和公募基金的收益高。
我们如果在财务上去规划养老,是个复杂的过程,最重要的是你拥有的资产形式,它必须要符合那个年龄最需要的财务特征,就是现金流。
最后的话
总而言之,我们给各位的建议,如果你希望养老生活特别好,应该做什么呢?
应该对你当下的财务基础进行分析,分析一下咱家的钱:
百分之多少是在房子上?
百分之多少在其他金融工具上?
每年能挣多少钱?能省多少钱?
未来还要工作多少年?
一共挣多少钱?一共能剩下多少钱?
省的这些钱继续投资还能增值多少钱?
把这些分析了,就能大概知道自己养老时候,一共有多少钱,大概分配在哪些资产形式上。想到多远、看到多远、规划到多远。最美好的未来岁月,一定是在规划和不断地调整中变得美好的。